目前分類:扉頁之間 (4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image_book.jpg

我一直覺得,幽默是智慧最高的境界。

 

真正的幽默可不是只有自嘲而已。能自嘲的人,大部分都是自信的人,相信自己這個特質完美無缺到只有自己可以嘲弄而已;能自嘲的人,也都是自謙的人,因為實力足夠不需要無謂的虛榮來滿足自己。

 

好吧,我太嚴肅了,談幽默的書不應該這麼矯揉的。這次,我決定用一點王聰威的方式談他的隨筆集《作家日常》:輕鬆詼諧的方式,想說什麼就說什麼,讓讀者有時捧腹大笑的認同點頭,有時重複看某個段落,想參透幽默後面更深的寓意。(不用寫到最後我也知道我做不到,但總之有夢最美,希望相隨囉。)

安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自由.jpg

在有大把時光消耗的夏天,總算有時間把當年在書店看到但由於厚度卻步的《自由》閱讀完畢。因為是第一次讀強納森‧法蘭岑,會先略過作者的風格不談,待讀完其他作品再來一併感受。

 

家庭(族)與自由

貫穿全書的是「家」及「社群」的概念,書的開頭以主角沃爾特及佩蒂一家居住的美國典型的白人社區開始,經過一連串生活的混亂後,夫妻在另一個社區重修舊好,原本和鄰居關係緊張的沃爾特也因為佩蒂的到來,重新找回和平。書的內容橫跨了好幾代,作者特地追溯了角色的家族傳統,似乎暗示了在新大陸這麼自由的國度,每個人仍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,不會是自由的。每對父母都曾經是另外兩對父母的孩子,當年從父母那裡得不到的,如今拚了命都想要給孩子,可是最後會發現,關係注定會變質,這一代的經驗和傷痕會完整複製到下一代,成為不變的法則及新的傷口。

 

安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qemepfn_460x580.jpg

我是第一次這麼討厭自己拖稿。這篇文章從看完那刻便決定寫了,總是有很多藉口拖延,也總覺得該好好整理一下思緒才能下筆。拖著拖著,新聞就出來了。但我還是打定主意只談書,不談作者,事實上我在閱讀的過程中也沒有做任何的投射,那是對小說作者的尊重。可我也知道事情發生後,寫什麼都不再那麼單純了,這陣子引發諸多討論,我沒有像一些人有足夠的勇氣點進去一篇一篇看,去看看這世上有多少的惡意,然後警惕自己不要成為那樣的人。我還沒有那麼堅強。我只覺得,既然就是這個世界的惡意讓她選擇離開,那麼我們可不可以在這最後(甚至已經是來不及的時候),讓她好好安靜地離開,不要離開時還帶著這麼多的嘈雜。

 

安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給年輕記者的信new.jpg

弗里德曼先生您好:

  讀完信後回覆是我一直以來的習慣,雖然您的這封信,收件人不是我。我在校園的報社發想議題、採訪報導、定期發行報紙……,但一直都知道,我還沒有資格做一名記者。書中講的是理想、是您的經驗、是他人的挫折,闔上之後,我有我的現實要面對,等到我也經歷了您所謂淒涼、艱苦的日子,我可能就朝著記者之路慢慢邁進了。

「我希望我能告訴你們,你們正在進入一個歡迎你們、尊重你們,甚至敬畏你們的世界。」

安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