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yODK-fxnuvxh5179694.png

看片之前在一片好評中,還是瞄到如「過於平淡」這樣的心得,使我想起《海街日記》的觀影經驗,一樣關於海,一樣關於親人的離別……,我怕像上次那樣因為自己太過庸俗抓不到導演的弦外之音。倒也不是現在的自己不庸俗了,而是好像多活一點,看的世界就會大一點,感受自然就不同了。

這次看到Lee對姪子Patrick說的那句:「很抱歉,我走不出來。」(I can't beat it. I’m sorry.)

就完全懂了。

電影從曼徹斯特平靜祥和的海開始,以在船上釣魚的Lee Patrick 結束,這種常見的前後呼應手法,總想強調,繞了一圈回來當初埋下的問題已經在這一刻得到解答 (Solution) 或救贖 (Salvation)Lee在電影尾聲告訴Patrick和觀眾,對不起,即使你們都想拉我一把,我也想趕快掙脫這樣的困境,對不起,但就是沒辦法,你可以跟我講無數個人生大道理,可是我需要面對的,是生活。

生活就像陷入泥淖,愈是想掙脫,就愈陷愈深。但世人看見的都不是泥淖,是上面寧靜的海,表面上一切相安無事,心裡埋藏的悲傷卻拚命把自己往下拉,而你又怎麼能說:「我不忍心看你這樣每天遊蕩著……,我愛你,(拜託你振作起來好不好)?」或者「你能不能像個正常人一樣?」

坦白說,Lee這趟因為哥哥去世而回來的旅程對他不是什麼改變的開始,反而像是對他再一次的重擊,提醒他身旁的人都在往前走了,自己卻還困在當年燒死孩子的內疚中。前妻又有了一個完整的家庭;姪子有一個大好的青春等待著他;捕魚朋友喬治的孩子一個個長大成人;哥哥酗酒的遺孀靠著宗教的力量慢慢獲得新生;甚至連哥哥,說不定都在天堂展開新生活了呢。看著身旁的人擁有那些自己曾經失去的、永遠無法得到的,平靜的海終於遇到暴風雨交加的夜晚,於是在酒吧只是與鄰桌的客人對望了一眼,便無法克制的衝上去打對方一拳。但或許偏偏就是在這些一塌糊塗中,我們才能找到那個不得不活下去的理由。

電影的尾聲,Lee Patrick 結束葬禮後在山間的小路隨意玩著球,Lee 不經意提起波士頓的家有多一間客房,然後Patrick 的球掉了,Lee 輕輕說了 Let it go

Let it go.

生活要怎麼面目全非過才能說出這樣的話?以一種很輕很輕的方式,而不是Elsa 那種的。

 如果說不出來,就繼續這樣生活一陣子吧,和Lee一樣都還在學習的路上。

或許該回去再看一次海街了。

(圖片來源:http://n.sinaimg.cn/ent/transform/20160125/yODK-fxnuvxh5179694.png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安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